“赢得冠军,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是王丽萍作为运动员时所坚持的理想。她为了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她练得浑身是血,也晕倒在赛场上。王丽萍心里最难忘的不是悉尼最后的胜利,而是早期的奥运会选拔赛,一个月内三场20公里选拔赛,她全部获得了第一名。那是一段非常困难且不容易的时期。王丽萍说:“我一直有一个奥运梦。”现在她用自己的经历时刻鼓励团队成员要有梦想。当有梦想支撑的时候,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会选择克服。
奥运冠军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光环,对以后的事情有很多帮助。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选择。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王丽萍深知“走下领奖台,就得从头开始”。夺得奥运冠军后,她在赛场上一次次证明自己,竞走对她有着不可磨灭的依恋。
2005年,王丽萍在东亚运动会获得20公里竞走冠军后,选择告别田径。退役之初,她也和其他退役运动员一样感到迷茫。 “作为一名运动员,我在赛场上充满信心。退役后,我真正面临就业,来到新的岗位,我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失去了以前的信心。”王丽萍回忆道。后来想了想,她觉得自己需要重新定位自己,需要一个学习的平台。
王丽萍提到的学习平台就是北京体育大学。 2005年入读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好学的王丽萍开始了大学生活,开展专业学习。求学的两年是王丽萍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阶段。用王丽萍自己的话说,她“重新融入了社会”。经过两年的学习,王丽萍重拾了自信。多年对竞走的热爱,依然让她选择了竞走。 2010年,王丽萍担任北京体育大学田径竞走队教练。
从运动员到教练,她的角色变了,但她的奥运梦想没有变。 “我希望我的运动员能够登上冠军领奖台,实现他们的奥运冠军梦想。这也是我奥运冠军梦想的延续。”转型后的王丽萍渴望改变自己的身份,再次证明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在北京体育大学英东运动场,每天都能看到王丽萍戴着鸭舌帽,挂着两三个计时器,对队员们进行训练和考核。训练不到4年的时间,全国青少年冠军、世界青少年冠军等优异成绩相继而来。虽然距离成年组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懈的努力,但王丽萍始终看到队员们取得的成绩。作为一名教练,那种喜悦是她最欣慰、最难忘、最幸福的。 “虽然只是迈向梦想的一小步,但至少我实现了一个小目标,也是对我退役转型后的肯定。”
此外,王丽萍希望自己作为教练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作为公众人物和奥运冠军,她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10月,王丽萍参加总局人事司、人力资源中心组织的奥运冠军志愿服务西藏活动。活动中,她被藏族小运动员的纯真和天真深深感动。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我们不遗余力地向队员们传授成功经验,讲解训练技巧,规范技术动作,鼓励他们热爱运动、敢于拼搏、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向着自己的理想,挑战生活。 “我希望能够影响一些人,传播运动健身的理念。”
从有幸获得奥运会冠军,到就读北京体育大学并成为一名教练,王丽萍坦言自己一直很幸运。但她也提到,努力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的特质,无论是学习、培训还是工作。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不应该在迷茫中失去信心,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迎接人生新的挑战。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如果你能在努力的同时抓住它们,一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满意的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yzswood.com/html/tiyuwenda/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