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关注全民健身,为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建言献策,希望通过推动全民健身为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自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运动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点燃了我国人民的体育热情。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已达3.46亿人,实现了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
借力冬奥会发展冰雪运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赛后)》显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巨大的市场为冰雪运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及产业具备充分的发展潜力。
如何激活“后冬奥效应”,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迈上新台阶?沉阳体育学院院长刘政委员在提案中提出:“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冬季走向全年。建议国家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动全民冰雪运动广泛发展。”发展全民健身,助力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刘政委员表示,期待大力推动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制定东北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将大众冰雪推广、竞技冰雪推广和冰雪推广整合起来丰富冰雪运动业态供给,建立多元化冰雪产业发展体系。
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健身场所建设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我国全民健身场馆设施还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匀、使用效率低、功能单一等缺点。这些问题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林特派员的建议重点是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 “提出这个建议有两个机会。一是我之前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关注到了这方面;二是去年《湖北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过程中,我关心的“对全省农村场馆设施情况有了新的认识”此外,丁亚林委员表示,今年年初,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调研组到访。全国98个村庄调查结果让她更加了解了全国农村体育设施的状况。丁亚林专员认为,目前农村全民健身设施存在供给不足、类型单一、缺乏维护更新、效率低下四大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认为村里的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13.9%的调查村没有体育设施,63.6%的村民认为体育场地少是村民参与的制约因素。主要因素是运动。改变这种状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丁亚林特派员说。
为此,丁亚琳特派员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利用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增加农村体育场馆供给;因人因地供应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立农村场馆设施维护更新机制,定期更新淘汰损坏的场馆设施;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系,丰富农村健身赛事供给。
立足本地发展基层体育
2022年8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大班村的一场篮球赛火遍全网,展现了乡土情怀和体育魅力,为基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树立了样本。
鉴于此,河北齐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民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加快农村体育发展,组织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健身活动。各地可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武术、舞龙、舞狮、足球、篮球、排球、秧歌等群众性活动,丰富农村群众业余生活,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
“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氛围,需要广泛、充分的公众参与,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号召和支持,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平台。”齐秀民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 黄小艺 耿建阔 刘勇 张锐 陈元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yzswood.com/html/tiyuwenda/9471.html